1、选择题 按下图漫画寓意所指的事件应该是

A.王安石变法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戊戌变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王安石在其变法时提出变法的口号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即可判断出最符合的是王安石变法,其他的选项并没有彻底得与传统制度决裂。
考点:宋朝的积贫积弱?王安石变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范仲淹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改革背景相同
B.改革措施相同
C.改革性质相同
D.改革结果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杯酒释兵权
材料二?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词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成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请回答:
材料二、三中反映出当时社会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材料一的现象是否有关?这些问题在北宋,中期最终形成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官吏增多、财政困难、士兵战斗力弱。有关。正是北宋初期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北宋中期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最终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神宗)诏曰:“天下商赝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辅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买入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逆纳价钱;若半年纳,限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
材料三: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移民以遂,国用足矣。”
——以上三则材料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商品交易中的什么社会现象?(6分)
(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北宋中期,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兼并中小商贩、阻碍商品交换。
(2)设置市易务。政府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3)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这些措施最终被废除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的是解读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辅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可知,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兼并中小商贩、阻碍商品交换。第(2)问,根据材料中“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东京设置市易务,政府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第(3)问,从材料中“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移民以遂,国用足矣”可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因触动保守派利益后被悉数废除。
点评: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及认识。
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而遭到反对。④变法者改革的意志坚定,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改革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④结果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
认识:
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
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方田均税法使一部分农民得到了实惠,主要是由于它的推行( )
A.使部分农户免除了赋税负担
B.改变了原有的赋税制度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稳定了市场的商品流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方田均税法使那些靠山林荒地为生的民户免除了赋税负担,得到了实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