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注:材料一?为?1958年,英国艺术家杰劳德·霍尔通?(Gerald H
oltom)设计的反战标志。?材料二
为(中东地区)加沙血流成河,西方国家和 联合国却熟视无睹。)—伊朗漫画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反战标志出现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东问题的形成原因。中东问题的焦点是什么?(4分)
(3)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但局部战争仍时有发生,请你设计一幅“反战”宣传标语。(2分)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
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材料五:2006年在山东曲阜举行了孔庙祭孔大典活动。祭孔的主题是“同根一脉,两岸祭孔”。这是50多年来海峡两岸历史上第一次携手共祭中华民族的文化先哲。
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自左至右三位人物A、B、C分别是谁?(3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3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3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2分)
(5)从经济、文化的角度,你认为2006年祭孔活动对两岸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3分)
3、判断题 图2场景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

A.亚非国际会议召开
B.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4、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哪一句不是孔子的言论
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B.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判断题 土地改革运动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是因为它?
A.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
B.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C.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