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萌生的思想主张
A.民权主义思想
B.民族革命思想
C.社会革命思想
D.发展实业计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孙中山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富强而百姓贫困和两极分化严重的现状,看到这些国家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于是产生了通过社会革命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思想,再加上其政治革命的思想,孙中山认为可以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创刊于1949年的《厦门日报》是中共厦门市委机关报,1978年报道的新闻中有可能涉及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
A.强调民主集中制
B.注意纠正冤假错案
C.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
D.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哪一方面为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暴力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三民主义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族主义指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是三民主义的前提;民权主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要实现人民的富裕,为三民主义的发展。根据以上分析,答案为B。其他项均错。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革命的指导思想。1924年孙中山发展了三民主义,使之符合时代的需要。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的角度限制是“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民族主义中的“鞑虏”是指满洲贵族,包含有大汉族主义倾向,不利于民族团结,因此排除③。④中“异种”是指帝国主义,也带有明显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故排除。①项说的与国际平等的交往;②项说的是民族平等,有进步意义,正确答案A。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