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假设你是国家教育部教育司的一名职员,有幸向前来访问的外国友人介绍“211工程”计划,你如何来正确解释(? )
A.国家着手实施该计划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B.面向21世纪,在全国创建一所最著名大学
C.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D.在1993年2月11日提出的计划,故名
2、判断题 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庆祝大会上提出“60年前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这里的“创举”是指
A.民族聚居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自决制度
D.内地与内蒙古对口支援制度
3、判断题 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双方分别奠定中西文化基础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4、判断题 从2005年1月1日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萨拉?邦焦尔尼尝试一年不买中国制造的产品。实验结束后,她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站在经济全球化的立场,这个实验报告的关键词最有可能是?
[? ]
A.骄傲
B.平常
C.美妙
D.历险
5、判断题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化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化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 ]
A.经济全球化将给各国带来巨大利益
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发达国家掌握着全球化的主导权
D.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加深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