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完美的园林艺术,而且善于吸收国外建筑艺术成就。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圆,荟萃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下图所示建筑表现的艺术风格是

A.巴洛克
B.洛可可
C.哥特式
D.罗马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代西方艺术发展概况的掌握情况,侧重理解能力,CD可以排除,B是干扰项,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巴罗克风格的特点是建筑高大、恢弘、壮丽;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小巧优雅。故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拨乱反正,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的是( )
A.恢复高考制度
B.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
C.实施普遍义务教育
D.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根据所学,“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刚复出就自告奋勇抓教育。他充分肯定新中国前17年的教育工作,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1977年,全国570万人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招生考试,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故选A。
点评: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62年7月,全国大约有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农村阶级斗争出现新动向?
B.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
C.农村政策出现了右倾动向?
D.适应生产力状况调整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1958~1960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克服困难,适度调整了经济政策,农村的部分包产到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实施的。故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能使美国产品打入中国市场
B.美国人民要求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呼声高涨
C.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提升
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运用外交政策最终由国家利益决定这一理论,可知,改变与中国的关系符合美国利益,而国家利益包括国家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等,所以A项不全面,也不是主要原因,C项仅是美国改变政策的一个客观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这段歌词创作的背景是
A.洋务运动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北伐进军长江流域,胜利在望
D.一战结束,中国成为战胜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信息“中华”“民国”“五色旗”可知这段歌词反映的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背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