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影响深远。下列有关朱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强调“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
C.他提出了本心就是“良知”的观点
D.他强调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致良知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观点,因此C不符合题意。故选C。朱熹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强调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因此ABD均正确。
点评:宋明理学是考试的重点,此题考查的是程朱理学的内容。宋明理学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主要是在明朝。程朱理学在两宋之际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每当历史发生重大变革,新思想、新观念便会应运而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摘自《论语》等主张)请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2分)
(2)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些最敏锐的心灵”在政治上找寻的共同的政治方案是什么?(2分)
(3)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他们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
(4)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毛泽东在理论上进行了有益探索。请列举这一时期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所撰写的两部代表性著作。(2分)
(5)20世纪80-90年代,面对国际风云的急剧变换,邓小平南巡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所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主张施德政和礼治(2分)
(2)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2分)
(3)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4)《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关系》(2分)
(5)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本题解析:(1)根据题干“为政以德”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可知分别强调了孔子思想中的“德治”“礼治”主张。
(2)注意题干的时间限定词“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可知是指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尤其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为代表,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思想家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
(3)注意题干“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结合所学,可知是指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积极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4)结合所学,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主要论著:《论十大关系》(1956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1957年)。《论十大关系》提出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科学地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内部矛盾的理论。
(5)结合所学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内容:回答了一系列问题(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关于判断事物的标准;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关于发展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关键在于读、审、答三个步骤。 (1)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材料题意。 (2)审题是解答问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要学会分析试题的结构成分。一道完整的、题意明确的历史问答题在一般情况下由提示语、限定语、主干语(也叫中心项)、答项语四种成分构成。分析清楚试题的结构成分,就可完整准确把握题意。(3)答案规范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两宋与明清时期农业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并分析由此而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两宋时期:
特点:
①南北农作物品种更多地得到交流。例如粟、麦、黍、豆从淮河一带传到江南和两广,占城稻由南方推广到淮河流域。
②农产品商品化明显增强。如茶树栽培面积的扩大,棉花的种植和推广。
③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移到南方,历史上留下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明清时期:
特点:
①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各地农民开垦出大量荒地,耕地面积增加40%。
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更高,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明代由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如甘薯等不断推广种植,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一些专业性生产区域。
影响:
两宋:
①有利于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②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活跃了城乡经济,丰富了市民文化,使两宋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③南宋以后形成南方经济领先北方的格局,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明清:
①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使边疆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②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增长。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和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第①问中的“特点”,要从两宋和明清两个时期分别概括,然后列出史实说明。切记不能罗列史实概括不出特点。第②问中的“影响”应从“特点”着手去分析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读“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所反映出的问题是?

[? ]
A.生产力迅速发展,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B.发展中国家实力迅速增长
C.发展中国家人均产值迅速增长?
D.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受到极大冲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