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观察下图,这张宣传画大约流行于

A.西安事变期间
B.抗日战争期间
C.解放战争期间
D.十年内战期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摩擦不断,为维护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历史上进行过多次选举制度改革:
1832年选举改革法,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选民队伍。该法实施后,城市和乡村共新增选民约20万人。
1867年的改革中进一步降低了选民资格,重新调整了某些议席的分配,使一些工人贵族拥有了选举权。
1884年改革统一了城市与乡村选民的财产资格标准,城市工人也有了选举权。
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男性公民从21岁起,妇女从30岁起,享有普选权,此外还降低了居住资格及收入限制,同时还建立了平等的选举区,但仍规定了部分人可以享有复票权。
1926年选民居住资格由6个月减为3个月。1928年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1948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废除了营业处所、伦敦市和大学选区的“复票制”,实行“一人一票、一票一价”的平等选举权制。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依法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现代选举制度中的核心精神自由、平等和普遍的选举才真正较为完整的确立起来。
(1)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和影响。(7分)
(2)纵观英国议会改革的历程,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8分)
参考答案:(1) 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影响:大大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促使英国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4分)
(2)财产资格的限制逐步取消;居住资格的限制放宽;妇女逐步取得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或男女性别的限制取消);实行“一人一票、一票一价”的平等选举权利(或废除投票中的复票权);选举区选民人数与议员人数的划分日趋公平。(8分,任答4点即可)
本题解析:(1)这一题的背景和影响都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只要所学理解并记忆,不难答出。
(2)根据材料中的“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选民居住资格由6个月减为3个月”、“妇女从30岁起,享有普选权”和“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实行“一人一票、一票一价”的平等选举权制”、“建立了平等的选举区”等信息,即可得出答案。所以解题的关键是要准确而全面的提取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 ]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
A.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农业生产
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C.重新划分根据地的阶级成份
D.执行国民政府的行政命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4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主张将中国列为“负责维持和平的四大国之一”。罗斯福作出上述决定主要是因为
A.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B.中美建立了友好关系
C.中国顽强抗击日本侵略
D.中国实力大大增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44年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在远东战场抗击着日本法西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罗斯福主要是看中的中国的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因此A错误;B项材料未体现;D项说法错误,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因为中国的贡献,而不是实力强大。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与此相关其它知识点如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中国存在两个战场、两个抗战路线,体现了不同的指导思想。此外,抗日战争的意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