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从下表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1951——1965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

[? ]
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C、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计划这一看法的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答本题只学生明确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及其方式分析列举项,就容易理解了。苏俄新经济政策是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是政府通过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以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社会矛盾,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以巩固资本主义统治。结合上述情况再对每一列举项就很容易判断A项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就苏联二战后的改革,有人评述说:“一个人把苏联改乱了,另一个人把苏联改死了,最后一个人把苏联改垮了”。其中改革“把苏联改垮了”的是指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勃列日涅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史实,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并不顾客观经济规律,乱指挥,瞎折腾,可以说“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过于追求稳定,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整个国家如一潭死水,可以说“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改变了社会主义方向,使苏联走向解体,可以说“把苏联改垮了”,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实际是考查学生对二战后苏联改革整体情况的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率先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领导人是
A.勃列日涅夫
B.斯大林
C.戈尔巴乔夫
D.赫鲁晓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的干扰项是B项。斯大林是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的建立者,应排除。赫鲁晓夫率先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