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史学界普遍认为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体现在
①专制政体趋于瓦解
②积累了资金
③解放了劳动力
④结束了国内割据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
(1) 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分)
(2) 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4分)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4分)
(4) 据上述材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和实质。(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时,沙俄当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祈祷式,以示庆祝。赫尔岑后来写道:“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仪式玷污的圣坛前面,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死刑的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
请回答:
(1)材料中“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赫尔岑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位怎样的人物?他有哪些基本主张?进行了哪些主要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十二月党人的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十二月党人推翻沙皇专制的起义被镇压。
(2)赫尔岑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他的基本主张是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主要活动:创办报刊宣传革命思想;筹划成立革命组织,进行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活动。
(3)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唤醒了俄国民众,鼓舞更多的人为废除农奴制度进行斗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从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右图)可以看出(?)
A.俄国交通运输业落后
B.俄国内河航运发达
C.俄国帆船制造业发达
D.俄国劳动人民任劳任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解答本题务必要看清背景提示,要把图片与1961年改革联系起来。图片很明显反映了1861年改革前俄国交通运输业的落后状态,废除农奴制已经提上历史议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此,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本等《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请回答:
(1)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和方式有什么相同点?(4分)
(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4分)
(3)从国内国际方面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1)目的:维护统治者的利益;(2分)方式:自上而下(2分)
(2)俄国:侧重于解决农奴的身份和土地问题;(2分)日本: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2分)
(3)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逐步完成近代化;(2分)逐步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