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主要特点有( )。
①实行全方位的开放
②显示出多层次性
③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开放
④局限在国有企业领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是主动的,排除③;是全面开放,并不仅仅限于国有企业领域,排除④。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
A.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D.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953年起我国展开社会主义改造,其核心是
A.改变不合理的劳动产品分配机制
B.将经济单一所有制发展为多种所有制
C.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彻底清除封建制度的残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含义,即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转变,也就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中共十四大相对于十三大的一个重大突破是
A.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基本路线
B.强调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C.提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D.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共十四大的内容,结合十四大的主要内容可知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分) 材料一: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事实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高度评 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国当代史》
材料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实际出发,我们应当确立哪些具有长远意义指导方针呢?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级,为了摆脱贫困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第二,必须坚持改革……在初级阶段……改革成为更迫切的历史要求。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第三,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在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尤其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共十三大报告
材料三:1992年初,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中国当代史》
材料四: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的体制进行小修小补;加上他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一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一切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怎样的探索过程。(9分)
(2) 与材料四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12分)
参考答案:
(1)探索过程: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特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行全方位战略;我国的改革不断深化、稳步推进。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