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应该表现为美苏两国和两个阵营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对峙,而1955年华约的建立,就意味着上述条件基本都具备了,所以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建立作为标志。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标志。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经济特区的“特”是指
A.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B.在外交上享有特殊的权力
C.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特殊政策
D.即划出的特定的区域,属政治特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网文《简约世界现代史》中有这样一段话,丘吉尔说:“铁幕盖地虎。”杜鲁门说“美国镇河妖”;马歇尔说:防共用钱砸?叶利钦说:散了吧,散了吧。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1946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
B.1947年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揭开了“冷战”序幕
C.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复兴推动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
D.1991年,“独联体”成立,苏联完全解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表述不正确,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开始,因此选B.
考点:美苏冷战
点评: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把目标直接指向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两极格局形成的显著标志是
A.柏林墙的修筑
B.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C.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
D.德国的正式分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得知两极格局形成的显著标志是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
C.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D.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德国,美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先声夺人”即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手伸五大洲”即英国确立殖民霸主地位;“亚洲诸国的梦魇”,即日本对亚洲诸国的觊觎和侵略;“后发制人称霸世界”即美国在二战后逐渐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故本题选B。
考点:近代世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国霸主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