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8年中国钢产量达到了1108万吨,但其中合格的钢刚只有800万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党中央掀起大炼钢运动
B.大跃进造成的“左”倾错误泛滥
C.全国人民建立的土高炉,技术不合格
D.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判断题 (12分)儒家学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体部分。孔子所奠定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演变.其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指出:“地方百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3分)
材料二?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
(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张。(2分)简要指出儒学能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主
要原因。(3分)
材料三?“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
子之理。不成元无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
——《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3)宋代的理学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的突出特点。(4分)
3、判断题 李三同学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但他的邮册中有一张其它种类的票证(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B.反映了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C.说明当时社会的物质比较匮乏
D.改革开放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4、判断题 近代以来,科技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英国女王通过电话得知鸦片战争爆发
B.1939年,上海市民观看获奖电影《渔光曲》
C.1949年,纽约居民晚上收看彩色有声电影
D.小明通过网络观看60周年国庆阅兵
5、判断题 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A.1979年,人民日报刊发《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叶剑英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C.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D.1984年,“一国两制”写入宪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