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西方列强向中国通商口岸输出资本,开始于(?)
A.鸦片战争前夕
B.19世纪四五十年代
C.洋务运动期间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判断题 下列关于知识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经济科技领域国际竞争激烈的产物②其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判断题 与蒸汽机车同时期出现的是(?)
A.汽车
B.电话
C.轮船
D.电脑
4、判断题 到1980年欧共体能成为超过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主要得益于
A.《罗马条约》的签署
B.关税同盟的建成
C.共同的农业政策的实施
D.统一的欧洲货币的制定及启用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
材料二?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提出:我们在国际上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阵线的一方面,并明确宣布“一边倒”。
材料三? 1948年杜鲁门说:“世界正处于大变动当中,革命正从大多数‘无所为’的国家蔓延开来,共产主义正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自由的方针再次受到挑战。这一次是来自一个新的强大地区,即苏维埃俄国,我们必须重新武装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盟友。”
——摘自《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四? 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毛泽东来说:“事关紧要的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哲学,重要的是它对世界其他部分对我们的政策。”对周恩来说:“过去我们有时候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无论你和我,我们俩都必须把自己的国家生存放在首要地位。”
——摘自《尼克公回忆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周恩来的外交原则立场是什么?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二战”后形成了怎样国际格局?毛泽东的这段讲话指的是什么?
(3)杜鲁门和尼克松的分歧是什么?二者有无本质分歧?为什么?
(4)尼克松的话被周恩来、毛泽东所接受,说明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外交原则是什么?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