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最后10年里,美国的经济出现了连续117个月的增长,失业率低,财政盈余,究其原因最主要是
[? ]
A.出现知识经济
B.国家政策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间的第三条道路
C.政府紧缩通货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D.以因特网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英国《经济学家》指出:“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战争’——纳税人用示威骚乱逼政府对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 )
A.欧洲国家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和政治危机
B.欧洲国家的福利政策的弊端不断显现
C.欧洲国家的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D.欧洲国家的示威游行可能会引发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福利制度的弊端。依据材料中“21世纪的欧洲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和“纳税人用示威骚乱逼政府”即可看出福利政策带来财政压力增大和人们通过示威游行向政府施压等问题。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和D项通过材料不能直接反映出,C项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件。“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题干“危机”一词包含的意思中获得信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危害和机会两方面的因素。由此通过这两方面的提示表明通过资本主义自身的调整解决了危机且得到了发展。因此选B.
点评: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干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美国克林顿20世纪90年代实行的经济政策属于新版的罗斯福新政。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的关系问题
C.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彻底解决了失业问题
D.都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奇迹,消除了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克林顿和罗斯福新政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政府干预问题,克林顿不过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A明显不对。C明显错误,失业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D项明显错误,都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奇迹,但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是根源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想要彻底解决经济危机就必须废除私有制,但这两次改革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不可能彻底解决经济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材料 1935年,法国国民收入经1929年减少30%,企业倒闭1.1万家,失业人口超过80万,法西斯组织活动猖獗,对法国民主制度严重威胁,法国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和共产党共同组成了人民阵线。参加大选。1936年6月,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成立。法国共产党虽天入阁,但表示全力支持勃鲁姆的各项政策。勃鲁姆政府执政后,开始实行改革,它规定一般工人的工资可提高7——15%,待遇极差的工人的工资可提高2——3倍,允许工人和职员在不减薪的情况下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两周带薪休假,并要求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政府还着手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对失业工人的帮助,对法兰西银行实施监督,把部分军工企业收归国有,建立全国铁路公司等,这些改革措施对法国经济的复苏起到了一定作用,勃鲁姆政府的政策遭到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有大约600亿法郎被从银行提出,其中280亿法郎被转往国外,与此同时,左翼政党内部就取缔法西斯组织等问题发生激烈争执。1937年2月,勃鲁姆宣布因财政困难,暂时停止执行人民阵线的纲领。?
——摘编自[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法国人展阵线政府成立的背景:指出勃鲁姆改革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勃鲁姆改革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活动猖獗;左翼力量形成联合。共同之处:针对经济危机;实行国家干预政策;提高工人待遇和福利;监管银行。
(2)对法国经济复苏起到一定作用;遭到大资产阶级反对,未取得明显的改革成果;阻止了法西斯势力上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