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2019-06-21 04:37:51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和开创省制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和唐朝 B.秦朝和隋朝 C.秦朝和元朝 D.唐朝和元朝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为巩固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元朝结束了辽宋夏金对峙的局面完成统一,为巩固统一推行行省制度。因此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和开创省制的朝代分别是秦朝和元朝,C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2分) 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周第九代君主),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秘宇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断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也。 材料三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之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1)材料一中“周之败端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其在乎此矣”指什么?(3分) (2)材料二中作者对秦亡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3)材料三中汉“矫秦之枉,徇周之制”指什么 ?导致了什么后果?后来又如何解决的?(6分)
参考答案: (1)指分封制造成的诸侯割据、分裂和混乱严重地危害了国家统一。(3分) (2)正确。(1分)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秦朝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导致民怨沸腾造成的,与郡县制无关。(2分) (3)指西汉初年分封同姓诸侯王。导致诸侯王国权力过重威胁中央,甚至爆发了“七国之乱”。后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夺王国封地爵位,分散其力量使其无法对抗中央。(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属于基础性的材料题。 (1)考查的是分封制的消极影响,列举了分封制瓦解的种种表现: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礼崩乐坏;王室东徙后自列为诸侯;楚王问鼎,射王中肩。然后归纳出分封制造成的诸侯割据,为争夺人口和土地而发生兼并和争霸战争;国家走向分裂,社会混乱,严重地危害了国家统一这些弊端。学生只需具备一定的文言释读能力,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即可。 (2)考查秦朝短暂灭亡的原因。关于这个话题,自古以来史学界也有多种观点,有人认为秦朝亡于秦始皇的暴政,有人认为亡于秦朝的郡县制。本题采用了秦亡于暴政,而不是亡于制度这一主流观点。史料的阅读量也不大,题目较易,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能力要求都可得到较好发挥。 (3)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范畴,考查的是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内容和影响。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错误的汲取了秦朝短期而亡的教训,认为秦朝的灭亡是因为全部废除分封制,于是分封子弟建立诸侯国,另一方面汉承秦制,又保留了秦朝的郡县制,因此建立了郡国并行制。后来封国制威胁了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推恩令等措施才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对于本题的作答,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熟练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灭亡;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 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 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文帝、隋炀帝扩建长安与洛阳两京,穷极土木之工,大片砍伐森林。进入唐代,土木之兴依旧不止。经过唐玄宗40年的统治,曾经遍布森林的关中三辅地区几无可供砍伐的林木。到唐德宗年间,为修建神龙寺,同州山谷中的古松几乎被砍伐一空。至唐后期,北方高大成材的林木已寥寥。破坏高原植被,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导致黄河频繁泛滥。天灾加上人祸,使黄河流域经济渐趋衰落,等到安史之乱之后,田地荒芜,水利失修,人口大量死亡和南移,使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开始衰落,我国经济文化的中心也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
——引自《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
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明人焦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