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政治基础是
A.美国修改“中立”法案
B.美对英苏援助
C.《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D.《联合国家宣言》
2、判断题 “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这是下列哪一国际文献的规定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德黑兰会议决议
3、判断题 二战初期,英法联军总司令命令:“必须静待敌人的进攻,并在由堡垒和壕堑构成的无法突破的延伸线前遏制住敌人。”这一命令的实质是
A.实行消极防御
B.保存实力
C.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D.消耗德国力量
4、判断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8分)
5、判断题 (8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30—1938年大国国防开支(以当时百万美元为单位)

——根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编制
材料二?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还提供了就业机会。例如,美国的失业人数直到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开始重整军备时才大大减少。同样,希特勒因实行庞大的重整军备计划,才迅速解决
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失业问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之所以能最成功地使其国家摆脱经济萧条,是因为他在国家的备战方面做得最彻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国防开支呈现怎样的特点?(4分)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30年代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