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思想是(? )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黑家思想
D.道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两年后……1920年5月决定建立莫斯科东方大学……瞿秋白、刘少奇、任弼时……首批去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东方大学中国部改名为孙逸仙大学,又叫中山大学。……1926年中山大学在校生34人,1927年达800人
材料二从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先后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达成了交换留学生协议并陆续开始执行。由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1950年35名,1951年381名,……1956年2401名。1957—1960年每年减少至400~500名。……1964年以后基本停止向苏联派遣,改向西方国家
——两则材料均摘自宋健《百年接力留学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1920—1927年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到苏联留学的高
潮?
(2)根据材料二分析到苏联留学人数变化的趋势以及原因
(3)在向苏联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中遇到了哪些失败或挫折?后
来又是怎样找到正确道路的?
(4)从中国向苏联学习的历史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原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推翻了沙皇专制,使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俄国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苏联对中国的帮助
(2)人数变化的趋势及原因:1950—1956年基本上是逐年增加: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友好,苏联对中国积极帮助,包括帮助中国培养优秀人才
1957年开始减少:苏共二十大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所以留学生减少。1964年,中苏关系破裂,所以停止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3)革命道路:受俄国十月革命“城市中心”道路影响,城市斗争遭严重挫折。后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设道路:受苏联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利于生产力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启示:在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时,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而要适合本国国情上借鉴。
本题解析:
回答第(1)问注意关键词“1920”“中山大学”。回答第(2)问时注意关键词“停止向苏联派遣”“1964”年,中苏关系恶化造成的
回答第(3)问注意“革命和建设”的含义,该问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回答第(4)问从国情角度思考、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
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D.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C两项表述错误,D项是外因,只有B项是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 )
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
B.心学广泛传播
C.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
D.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尊道礼佛之风盛行于魏晋隋唐,排除A项;心学形成于南宋,广泛传播是在明朝,排除B项;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出现于明末清初,排除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老三届”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毕业的初、高中生。汕头某校张老师作为一位“老三届”,他最不可能经历到的是
A.文革中参加“上山下乡”运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B.参加红卫兵,串联去北京
C.学校搞“教育大革命”,学习之余要参加生产劳动
D.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并考上北京师范大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