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1分)阅读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材料:
材料一? 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

材料二?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

请回答:
(1)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4分)
(2)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制度的什么性质?(3分)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种调整和改革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什么影响?(4分)
参考答案:(1)1938~1973年呈逐年上升趋势。(1分)原因:与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关,而扩大政府开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1分)
1973~1999年略有下降。(1分)原因:1973年经济危机以后,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开始调整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随之减少。(1分)
(2)政府补贴。(1分)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2分)
(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分)影响:①经过调整和改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避免了大的经济波动。②到20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图表中柱状图信息来分阶段回答,1938~1973年的趋势明显上升,原因从战后英国对经济干预的角度思考作答;1973~1999有一点下降趋势,原因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滞涨”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饼状图回答,饼状图中不难看出政府补贴占据较大部分比例,由此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福利制度是国民经济再分配的是就爱哦去分析性质。第(3)问属于典型简答题,回答该问题要结合所学,第一小问从战后西方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视角分析;第二小问影响可以结合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来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表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50—70年代经济数据”,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①20世纪50年代,美国确立了经济霸主地位②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③日本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政治大国地位的确立④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
A.从根本上改 变了美国经济
B.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目的是消灭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斯大林对罗斯福新政实质的阐述,即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维护了大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而A“从根本上”的表述不合史实,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D新政是不可能消灭经济危机,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的存在,故本题应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以下言论出自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
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
C.竭尽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
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罗斯福的新政主要特点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力量干预经济,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改革(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D项最能够反映新政的实质。
【考点定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是资本主义市场供不应求的结果
B.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是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是资本主义的“世界末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任何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都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A项明显错误,应该是供过于求;而资本主义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于1857年首先发生在英国;D项明显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