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茶叶种植历史最为悠久、茶园面积从古至今稳居世界第一、中国茶树品种最多……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先民就已经懂得利用茶叶。到了唐朝,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舍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安祥、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材料二: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形容,“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荼则病”。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了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6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卖得988510荷盾,获利651629荷盾。鸦片战争前的140年中,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437564两。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荼叶交易,“从中国来的茶叶,提供了英国国库收入的十分之一”。1773年,东印度公司装戴342箱中国茶叶的船只开进波士顿港,企图低价倾销,波士顿群众将船上的茶叶全部倒入大海(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政府采取高压政策,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终于导致北关独立战争。
材料三: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情况统计表

材料四:据上海商会记载,1887年上海工夫茶的平均价格达每担白银14.5两,而印度茶每担14两就可获利。1889年,印度茶叶出口英国市场的总值第一次超过了中国,达9450万磅,高出中国整整1472万磅。而中国的茶叶种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个体茶农采制小量茶叶,然后运往各处叫卖”。“中国种茶之法不用肥地物料,不去地下野草,亦不删除旁枝,又不换去老树,又不移种新地”。资本不足的茶农和茶商在苛捐重压下,为求生存,于是,将本应用于制茶工艺改进上的智慧,用在了茶叶的制假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茶叶种植的哪些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述中国茶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述近代中国茶叶产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材料反映中国种茶业的发展状况,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
[? ]
A.增加了许多农业新品种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C.出现了近代大农业
D.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
3、判断题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
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4、判断题 西欧收入在1000年左右低于同时期的中国、印度以及东亚、西亚的其他地区的水平。在14世纪,西欧的人均GDP超过了作为亚洲领先经济的中国。此后?一直到20世纪后半叶按人均GDP来衡量中国和亚洲大部分其他地区,则或多或少停滞不前。造成中国人均GDP落后的原因有?
①自然经济以及封建制度的束缚?②西方霸权的殖民剥削?
③中国人口增加?④欧洲战争频繁,人口锐减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判断题 对《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的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持续增长 ②中国农业商品化程度逐步提高
③中国开始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④中国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