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 ]
A、《井冈山的斗争》
B、《论持久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新民主主义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材料一、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引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材料二、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判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
──引自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材料三、我们党当前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站在自卫立场上,粉碎国民党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
──引自毛泽东1945年11月7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
材料四、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下列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这些条件是:(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引自1949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言论是指什么时期的事?(2分)
(2)据材料二说明,既然毛泽东说“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仍要如材料一那样让步?(4分)
(3)材料二中毛泽东说“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是指哪些“顾忌”? (4分)
(4)材料三中毛泽东为什么仍说要“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 (4分)
(5)材料四中毛泽东的出发点和目的何在?(4分)
(6)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中毛泽东的言论证明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l)1937年七七事变后。(2分)
(2)因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蒋介石虽然反共,但迫于全国人民压力和日本侵略加剧被迫抗战;另外,中共是“受南京中央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指导”,而不是领导。(4分)
(3)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立即发动内战尚有困难。(4分)
(4)内战爆发,但国共关系尚未完成破裂,蒋介石还未关闭和谈之门,因此中共一面自卫,一面继续争取和平民主局面。(4分)
(5)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同意谈判。以八项条件为基础,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实现国内真正和平。(4分)
(6)中共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愿望和斗争是真诚的、一贯的。 (2分)
本题解析:本题整体的难度不大,考查的基本上是教材的原文内容的识记。(l)根据“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可知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2)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当时处于的阶段。因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3)考查了国共内战的背景,结合当时的背景,迫于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立即发动内战尚有困难。(4)考查了中国共产党内战时期的政策,中共一面自卫,一面继续争取和平民主局面。(5)根据材料“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可知其目的是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同意谈判,实现国内真正和平。(6)考查了中国共产党对于的内战的政策和态度,结合教材知识,可知中共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愿望和斗争是真诚的、一贯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体系的成长历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的,②是在国民革命时期提出的,③是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④是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提出的。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松懈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经历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历程。
请回答:
(1)分别是在党的哪几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哪些努力?后来发生什么变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哪些努力?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何重大意义?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一大、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2)1956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中共八大的重要决策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果;毛泽东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决了经济建设面临的国家政治生活问题。反右斗争的严重扩大化中断了探索的方向,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使阶级斗争扩大化。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树立党的光辉形象、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具有重大意义,并有利于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启示: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按照题意依据材料的提示进行综合分析和说明。注意把握这些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届代表大会,以及这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和贡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
?
?
?
A.毛泽东故居
B.瑞金苏维埃旧址
C.延安窑洞
D.遵义会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抗日战争结束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一时期,党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因此,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