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风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甘地传》,而最出风头的人物是作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材料二、?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材料三、伟人倒下了,逝去了。但是他毕生奋斗、培植、呵护建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却稳固长存,他所建立的民主、自由、独立的国家理念从此深入人心,成为世界政治的前进方向。他那无以伦比的军人勇气,政治家的风范,至高的荣誉感和人格魅力将永放光彩,伟人不仅属于美国,他也属于世界。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的原因?(3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哪些不懈的斗争?(3分)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做了哪些努力?(3分)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甘地、孙中山、华盛顿三人在为民族国家独立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手段有何不同?(3分)
参考答案:(1)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消除教派矛盾,恢复秩序。(3分)
(2)孙中山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3分)
(3)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主持制定1787年联邦宪法、创立总统否决制度、作出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典范。(3分)
(4)甘地依赖国大党,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法;孙中山依托中国同盟会,采取革命的手段;华盛顿在大陆会议的决策下,依托大陆军,采用战争的方法。(3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甘地和华盛顿的理解。
第(1)问,主要从甘地的积极影响来考虑。
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第(4)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华盛顿被誉为“18世纪离去的最后一位伟人”,人们在他的遗嘱中发现一条规定,
要求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他当总统时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的原因是
A.他是种植园主,内心不愿解放奴隶
B.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
C.新成立的联邦政府无力解决国内重大问题
D.他家中的奴隶他有权解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拥有的行政大权,立法权归国会。华盛顿作为总统不能
立法只能行政。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乔治·华盛顿、甘地、孙中山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三人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3分)
材料一
?
?
?
乔治·华盛顿?圣雄甘地?孙中山
(1)?华盛顿、孙中山、甘地三人享有“国父”称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6分)
材料二?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
——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11月)
材料三?
?
甘地的手摇纺车?甘地的食盐进军
(2)?概述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及其主要事迹。(3分)
材料四?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材料五? 1893年以后到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3)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2分)?依据上述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1)理由: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分)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追求印度的独立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且为消除种姓制度、宗教纷争以稳定社会秩序而斗争;(2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为捍卫共和进行不懈斗争。(2分)
(2
)目标:争取印度的民族自治。(1分)主要事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手纺车运动(土布运动)、食盐运动、绝食祈祷(写出二点即可,任答一点即得1分,共2分)。
(3)道路(思想):孙中山:暴力革命(1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1分)。成因:孙中山改良道路受阻(1分);甘地受到“仁爱”、宗教思想的影响较深(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议会? (?)
A.与资产阶级没有任何关系
B.符合资产阶级的切身利益
C.遭到资产阶级的普遍反对
D.受到国教徒们的热烈欢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得出,克伦威尔解散议会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稳定社会秩序的愿望。所以,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问是彼此相容的。”与列宁所评价这一人物相关的是
A.文化兼收并蓄,注重交流,翻译事业发展
B.摒弃党派意见,弘扬宗教和道德,尊重宪法
C.发展实业,发展交通运输,尤其铁路建设
D.精简编制,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征兵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问是彼此相容的”,即建立个人独裁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由此可以判断列宁评价的这一人物是拿破仑。四个选项中只有D是拿破仑采取的措施。
点评: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的同时,对内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外战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