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学三舍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
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
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
【贡举法】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颁新贡举制,废明经,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
材料二:德国是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宗教改革以后新教教派在德国占据优势并控制着德国的各级教育。各个封建邦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从16世纪起,特别是在十七八世纪竞相颁布强迫教育法令,并于1872年将6至14岁的八年初等教育定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萨克森学制计划》也称为萨克森法令(the Saxon Code),由梅兰克顿执笔、路德修订,是16世纪第一部学校法。《萨克
森学制计划
》以法律的形式要求萨克森地区实施世俗办学,为国家和教会培养具有新教信仰、具有良好德行的人
材。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所涉改革发生的主要原因。(6分)
(2)据材料分析宋代教育与宗教改革后德国教育的异同。(12分)
2、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期间,负责监督武器制造的部门是
A.枢密院
B.军器监
C.参知政事
D.兵部
3、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体现了“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思想的有
①青苗法 ②农田水利法③方田均税法 ④市易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4、选择题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突出说明
A.北宋王朝政治腐败
B.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
C.变法内容不合时宜
D.王安石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5、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夏种、秋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均输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