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诺贝尔和平奖是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97年美国国家安委会发表声明:“要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和平,就要确保以色列的安全与幸福。这些都是美国的中东利益所在。”
——《中东黑血: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东》
材料三?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简称)制造了一系列针对以色列的自杀式爆炸事件。作为报复,以色列对哈马斯实施了“定点清除”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使哈马斯遭受重创。
——2008年12月28日腾讯网新闻背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萨达特、阿拉法特和拉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巴以和平难以实现的主要因素。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中东和平进程。(9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原因:萨达特率先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阿拉法特和拉宾签署巴以和平协议,极大地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每点3分,6分)
(2)因素: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插手中东事务,支持以色列;巴以运用极端手段相互报复,导致冲突不断。(每点3分,6分)
认识:战争无法解决阿以矛盾,和平谈判与政治解决是必由之路;国际社会应加大斡旋力度,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取得更多成果;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调解作用。(答到第一点记2分,后两点任答一点记1分,共3分)
本题解析:
(1)诺贝尔和平奖是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萨达特率先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阿拉法特和拉宾签署巴以和平协议,极大地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
(2)“要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和平,就要确保以色列的安全与幸福。”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插手中东事务,美国偏袒以色列,巴以运用极端手段相互报复,导致冲突不断。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两伊经济最主要的支柱工业是
A.煤炭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船工业
D.石油工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的是两伊的经济状况,由于中东地区的石油储备相当丰富,占全世界石油储备的一半以上,中东许多石油大国的基础支柱产业都是石油工业,其中包括伊朗核伊拉克,所以这里也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地区,增加了这一地区的矛盾的复杂性,此题答案为D。
考点:两伊战争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两伊的经济基本情况是否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战争宣传单是一方为了瓦解敌人意志、鼓舞自己士气而印制的宣传材料。下图为二战后某次局部战争时期的宣传单,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场战争爆发前两极格局正逐步走向解体
B.这是联合国军为瓦解志愿军士气而印制的
C.中国的出兵援助使这一地区得到彻底解放
D.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使用了所有现代化武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这是朝鲜战争时期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宣传单。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两极格局正逐步走向解体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故A不正确;中国抗美援朝只是把美帝国主义赶出三八线,朝鲜半岛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故C不正确。D项无法从图片获得信息。故选B。
点评:冷战后的国际局势的特点是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织。冷战的结果导致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在亚洲,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是局部“热战”的表现。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80-1988年爆发的两伊战争,其原因包括
①边界争端?②教派纷争?③民族纠纷?④经济利益的冲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此题要求选择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联系教材可知,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两伊既有领土和宗教教派之争,也有民族之间的纠纷。阿拉伯河的主权是两国争夺的焦点,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派和逊尼派之争是双方的教派纷争,双方境内都有几百万库尔德人,都支持对方进行反政府活动,伊朗居民主要是波斯人,伊拉克主要是阿拉伯人,民族矛盾复杂,此题答案为C。
考点:两伊战争
点评:此题有难度中等,主要考查有关两伊战争爆发的背景或者原因,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相关基础知识,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反映人民志愿军的《我的祖国》中唱到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这里的豺狼主要是指
[? ]
A.日本侵略者
B.美国侵略者
C.苏联干涉军
D.联合国安理会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