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表1?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国名
| 联邦德国
| 意大利
| 法国
| 英国
| 日本
| 美国
|
增长率%
| 6.7
| 5.6
| 5.3
| 2.9
| 9,6
| 3.5
|
表2? 20世纪70~8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情况
年份
| 项目(%)
| 欧共体十国
| 美国
| 日本
|
1973~1979年
| 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
| 2.·5
| 2.6
| 3.5
|
1979~1984年
| 同上
| 0.9
| 2.1
| 4.2
|
1979~1982年
| 消费物价上升率
| 9.5
| 7.8
| 4.4
|
?表3? 20世纪9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
国名
| 联邦德国
| 意大利
| 法国
| 英国
| 日本
| 美国
|
增长率%
| 5.5
| 1.8
| 2.6
| 0.5
| 5.6
| 0.9
|
?请回答:
(1)依据上面各表,说明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2)出现上述总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上述各表,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有什么差异。这反映了什么规律?导致了什么后果?
参考答案:(1)从高速发展走向“滞胀”。
(2)高速发展的原因: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促进。出现“滞胀”状态的原因:一是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日益减弱。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特点表现出一定差异,其中日本经济增长率最高,物价上涨率最低;联邦德国经济增长率也很高;美国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英国经济增长率最低。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导致的后果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竞争十分激烈,日本和德国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个图表题,从图表中去提炼一些事物发展的规律、发展的趋势,这是现在材料题的一个考查的趋势。看图表一是找出同类项,再找同一类项的各种数据,在这些数据中去探寻趋势,如本题第(1)问、第(3)问;二是对不同类项进行细致比较,在这些不同类项的差异中去探寻一些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为世界财富“500强”跨国公司的变化,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 ]
A.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
B.世界经济呈现明显区域集团化特征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优势上升
D.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如果说,从前的农户是自己植棉(或购入棉)、自纺、自织、自用(也部分供应市场),现在则是从市场买进口机纱,织成布匹自用或供给市场。1894年,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的比重已占23.4%。”从材料中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A.进口机纱导致纺织分离
B.民族纺织工业迅速发展
C.传统织布业占据市场优势
D.传统纺织品完全商品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所述当时的农民在织布时用的都是进口纱布,可以看出当时农业生产中纺纱和织布相分离,所以A项正确;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无关,所以B不正确;材料所述传统织布业地位逐渐丧失,所以C不正确;D项传统商品完全商品化说法不准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百货商店频打折,超市购物有赠品;不如网上淘淘宝,鼠标一点廉价美。”这反映了“第四媒介”改变了人们的(? )
A.学习方式
B.办公模式
C.娱乐途径
D.经济生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第四媒介”指互联网,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由于其具有传播信息量大,高度互动,双向传受的功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方式。再依据材料可知,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方面,所以D正确;A、B、C材料没有体现;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国家统一样本
B.社会制度示范
C.文明交流枢纽
D.经济发展标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可以看出A、C、D三项说法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一国两制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保留其资本主义制度。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