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国名
B.国民权利
C.政体
D.社会主要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发生变化了,辛亥革命后国家名称为中华民国;B项发生了变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提出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项发生了变化,从君主专制政体到共和政体。社会矛盾并未发生变化。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革命的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变化,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都未发生变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明朝时我国引种玉米和甘薯情况的猜测,最无可能的是
A.种子由欧洲人带到东南亚再传入中国
B.先在江南地区种植再向北方传播
C.种子由郑和的船队带回中国
D.来自于西班牙殖民地的可能性较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玉米和甘薯是明朝时期从美洲传到中国,而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998年《华盛顿邮报》经过民意测验得出一个结论:成吉思汗是千年伟人第一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他指挥的蒙古铁骑横扫中亚,西征至欧洲,立下赫赫战功
B.他是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封建政权的奠基人
C.他的西征打破壁垒,为西方开辟了通往东方的道路,也使中国走向世界
D.他是蒙古族的杰出首领,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最终统一了蒙古草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草原民族是强悍的,对外征服的过程是野蛮的。人们对成吉思汗的肯定主要是因为他及其子孙所建立的蒙古大帝国在沟通东西方交流方面发挥了可观的积极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人被中国人称为“夷”,而从60年代开始,中国人又将西方人改称为“洋”,这种变化从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人由鄙视到崇敬的态度变化
B.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随着交往的扩展而正逐步客观化
C.中国人已经放弃了“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心态
D.中国人被迫同化于西方的强势文化之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逐步客观化,本题需要注意对于实质的理解,从“夷”到“洋”,看不出有“崇敬”的意思,排除A,这一时期的中国人仍然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好的,只是科学技术不如西方,也就是说,“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仍然存在,排除C. 虽然中国被西方侵略,但中国人从来也没有同化于西方的文化统治之下,排除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对名画《枪杀马德里市民》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画的内容反映的是拿破仑战争
B.作品属于浪漫主义绘画
C.作者是西班牙画家哥雅
D.热情讴歌了拿破仑反封建的功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能力。此画是西班牙哥雅的名画,反映了拿破仑入侵西班牙的战争,哥雅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支持人民反对拿破仑侵略,作品标题就告诉了我们作者的立场,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认真捕捉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