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年份
| 1912
| 1913
| 1914
| 1915
|
工厂数(家)
| 46
| 46
| 12
| 2
|
A.实业救国开始兴起?B.“一战”的爆发?
C.国货运动的推动?D.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实业救国”的思潮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与题目中的时间“1912—1915年”不符,故本题应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措施中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婚姻自由
D.改用阳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清初曾颁布过“剃发令”即要求汉人必须前额头剃发和脑后扎长辫,否则即视为不归顺清朝统治,这一政令一直持续到晚清时期,所以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故答案选A,B C D三项仅仅具有移风易俗的特点但不带有反清革命意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史内容的感知能力。社会史学是近几十年来的新兴研究范畴,高考将其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同时也更好地说明了史学的社会实用功能。与此相关的还有报刊、通信、自然灾害等内容,希望引起学生关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是任用品行高尚、能力突出的人才,要求统治者不分等级,举用贤才,同时,又推崇权威的思想家是
A、墨子B、荀子c、韩非D、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尚贤”是墨子的重要主张,他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是靠“尚贤事能”,就是说,要把贤能之人挑选出来,让他们处理政事。“尚同”的思想是“尚贤”主张的进一步发展,不但要求统治者不分等级,任用贤才,而且主张最高统治者的职位也应该由贤者来担任。“尚同”的主张也含有推崇权威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文件中不属于《布雷顿森林协定》的是
[? ]
A.《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离别》:“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诗中不难看出所体现的是新式交通工具速度之快,而不是建筑、西装、餐饮方面,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