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约翰·威克里夫被人称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启明星”。他以提出“神赋人权”著称。也就是在教会中行使自己的权力和拥有财产的权利。他坚称这些权利是上帝直接赋予人类的,而不是被神圣化的人给的,或者说这些权利是和神圣化的人永远不相干的。于是,一个罪孽深重的人不能合法地担任教会或政府的官员,也不能合法地拥有财产。他认为当时的教会已经罪孽深重,应该放弃所有的财产,而且神职人员应该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对于那些习惯于豪华生活和使用绝对权威的教皇们来说,这些言论简直是大逆不道。
——克里斯托弗·希尔顿《五月花号》
材料二?他目睹了天主教会在捷克的腐败行为,决心在宗教方面进行改革。他的思想受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的影响。他主张把天主教会在捷克的地产收归国有,认为教会占有土地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只有没收教会的地产才能清除教会的愚昧、贪婪和放荡,才能恢复真正的基督教。胡司不承认教皇? 的最高权威,斥责教皇兜售赎罪券的行为,认为教会应当服从世俗政权。他反对教会的特权,当时神职人员可以在圣餐礼仪中使用圣杯,而一般的教徒只能领取象征基督肉体的面包,胡司主张一般教徒也可以用圣杯领取圣餐。这个主张是胡司教派的一条基本纲领。他基本上否认了教会的中介作用,指出一个教徒不向神甫忏悔照样可以赎罪。《圣经》是最高的权威。 ?
材料三?胡司死后,捷克人多次在布拉格举行集会,抗议教皇的暴行和皇帝的失信。甚至捷克的贵族会议也向康斯坦茨宗教大会提出了抗议。人们自发地掀起了反抗教会的斗争,拒绝交纳什一税,驱逐德国的教士。终于在1419年7月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的矛头指向德国人控制的教会,所以具有争取民族解放和反对外来压迫的性质。?
——《波西米亚捷克胡司大战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威克里夫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胡司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其思想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胡司的思想产生了哪些影响?并指出其性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情况:

图一?教皇出行

图二 兜售赎罪券
材料二?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材料三 当钱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马丁·路德《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 加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教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民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
——恩格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欧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的论述是针对材料一中哪幅图反映的情况而提出的?
马丁·路德提出了怎样的宗教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信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从材料四看,加尔文教对于社会政治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2012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4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因信称义”,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传播的社会效果是
[?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
材料二?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4分)
(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8分)
5、选择题 赫鲁晓夫的改革是从
A.农业开始
B.重工业开始
C.军事工业
D.尖端科技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