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从适应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以下著作最具进步意义的是
A.《海国图志》
B.《原道觉世训》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是当时亚洲最早的近代化方案。是比较先进的。符合历史潮流。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毛泽东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三千年左右,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个社会的内部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不包括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中国面临的世界形势发生变化
C.中国社会思想发生变化
D.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同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中国社会思想发生变化。中国面临的世界形势发生变化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这也不属于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功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和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掌握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准确理解“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制度”的区别。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只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而封建制度的废除是到解放以后才完成。因此A正确B错误,故答案为B。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从而也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CD项正确。
考点:辛亥革命的意义
点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结束了封建专制,建立了共和,颁布了《约法》,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称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辛亥革命也带动了社会习俗方面的变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文明人”指的是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俄国军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题眼是1861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因此雨果信中评论的应是英国与法国联手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中国的是英法联军,“文明人”指的应是英法联军。故选C项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概况
点评:要牢记近代前期几次侵华战争时间,参与国家和签订的条约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B.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土地要求,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它废除私有制,建立"人人不受私"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得到农民拥护
D.它最后无法实施是因为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性质: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的愿望,根本无法实现。因此C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
点评:《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区别。
(1)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制定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处于蓬勃发展之时;《资政新篇》提出时,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形势已逐渐逆转,悲壮的防御战已经开始。
(2)经济主张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小农生产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则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3)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等地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自己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
(4)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中“有田同耕”这一极富鼓动性的口号,对于渴望得到土地的广大农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资政新篇》则因为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所以农民对这一纲领反应不积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