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德意志于1555年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 )
①是德意志新、旧教诸侯相互妥协的结果 ②是罗马教皇与德国教会相互妥协的结果 ③是路德派取得合法地位的标志 ④是德国宗教改革胜利结束的标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555年,德意志的新、旧教诸侯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信仰,这一结局明显是新、旧教贵族相互妥协的结果,与罗马教皇无关。“教随国定”,使路德教派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但德国仍然存在旧的天主教。因此,德国的宗教改革还远没有结束。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宗教改革后,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的教派有
①天主教?②加尔文派?③路德派?④英国国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②加尔文派、③路德派、④英国国教都是欧洲宗教改革后出现的新教派,拒绝听命于罗马教廷,因此选D。
点评:基督教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第一次分裂1054年东正教、公教(天主教);第二次分裂16世纪:东正教、新教、天主教。
新教形成三大主流教派即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结束了天主教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路德教派主要分布在德意志北部和东北部以及北欧、美国等地;加尔文派主要分布瑞士、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
①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
②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③提出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
④创立的加尔文教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了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因为加尔文教更加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故很快传播。①②③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利马窦来华传教,当时传到中国的基督教派别是
A.天主教
B.加尔文宗
C.路德宗
D.东正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利马窦来华传教,当时传到中国的基督教派别是天主教。是耶稣教会的传教士,对西方文化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故选A。BCD项均不符合史实。
点评:利玛窦是耶稣会的会员。耶稣会是1535年8月15日由西班牙罗耀拉的依纳爵为因应当时基督新教的宗教改革成立,获得罗马教廷教宗的许可。耶稣会最主要的任务是教育与传教,在欧洲兴办许多大学,培养出的学生除是耶稣会人才外,也活跃于政界与知识份子阶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图一?残酷迫害异教徒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宗教“异端”?天主教会为什么要设立宗教 “异端”裁判所?天主教会与宗教“异端”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马丁·路德张贴论纲
(2)图二出现的直接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图右边是新教,左边是天主教,一本《圣经》比教皇或教士都重
(3)依据图三说明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何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天主教把各种不符合传统教义的思想称之为“异端”。宗教“异端”思想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天主教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设置了宗教“异端”裁判所。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2)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出售“赎罪券”。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3)因信称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