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那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最重要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为
A.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积极的影响和其消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但贯彻整个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项的最突出、最重要的历史作用贯彻始终,那就是维护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C D两项是其消极作用的表现,不合题意,B项的积极作用远大于A项,所以答案选B项。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最突出的特点,这一制度与以古希腊民主政治为首的西方政治制度有着根本的不同,其原因在于两地生产方式的不同。在中国这一制度在秦代正式确立,此后随着王朝的更迭不断得以强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1? 1821年和1833年中英贸易统计表
年代?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元)英国商品入口总额(元)?鸦片走私总额(元)
1821? 14757 132?1369 3213?2235780
1833? 17814260?10119655?12185100
一一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2? 1 840~1853年的中英贸易统计表?价值单位:万英镑
年份? 1840年? 1842年? 1845年? 1850年? 1851车? 1853
年输华商品总值? 52.4? 96.9? 239.0? 140.0? 216.0? 100.0
请回答:
(1)据材料l,你认为19世纪初期,在中英正当的贸易中,中国、英国各处于什么状况?并分析其原因。英国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了哪些办法?(8分)
(2)据材料二,1845~1845年中英贸易额变化的主要趋势如何?为什么会呈现出这一趋势?(6分)
参考答案:(1)状况:中国出超,英国处于入超(贸易逆差)地位。(2分)
原困:中国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有抵制作用,英国商品不适合中国国情。(2分)
办法:先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后因中国禁烟又发动鸦片战争。(4分)
(2)趋势:英国输华商品总值迅速增加。(2分)
原因:因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凭借不平等条约及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调查中国国情,制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商品,外国工业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教育领域出现了左倾冒进倾向
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以及1958年时间信息教育领域出现了左倾冒进倾向,故本题选择C项。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干内涵。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提出并全面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
A.周恩来
B.叶剑英
C.邓小平
D.江泽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提出了该构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完成
B.“一五”计划实施
C.经济体制改革
D.对外贸易扩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片中的“粮票”是中国现代史上票证制度的见证之一,票证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粮票等退出历史舞台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所以原因应该是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实行,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