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请回答:
(1)据材料,列举欧洲走向联合过程的重大史实。(4分)
⑵欧共体的发展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参考答案:⑴史实: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诞生;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1年,《马约》签订;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4分。答出三点即可)(4分)
(2)欧共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概括史实即可,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诞生;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1年,《马约》签订;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欧共体建立的影响:经济:促进了西欧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政治: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加强政治的联合。国际关系:大大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点评: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经历了如下的过程: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两极格局的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①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优势,妄图称霸世界,把苏联看作称霸的障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②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个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即多极化趋趋势,并日益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重要的力量有:日本的崛起,西欧的复兴和联合,新中国日益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的崛起。③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急剧转换,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指(?)
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
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
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了梦想的民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梦想不灭,希望永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祸恶疾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注:约成书于汉代)
材料二?
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民权。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
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 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 孙中山《建国大纲》
材料三?
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象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材料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的讲话(摘录)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梦”的内容(5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实践效果等方面概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梦”的特点。(6分)
参考答案:
(1)中国古代:梦想: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1分)原因:小农经济初步成长;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儒学主张日益成为社会共识。(2分)中国近代:梦想: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建立民主社会,实现民生幸福。(2分)原因:民族危机和封建专制造成的中华文明的衰落;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任答2点即可)中国现代:梦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2分)原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实行,民族素质的提高;多元文化的发展。(2分)
(2)特点:中国古代:儒家士人提出并推动,通过道德建设圆梦,具有空想性。中国近代: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并推动,通过民主革命圆梦,由中共接力,部分梦想成真,具有曲折性。中国现代: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全体中华民族通过改革开放圆梦,终将梦想成真,具有科学性。(6分,每点2分)
本题解析:(1)中国古代:根据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等信息得出。原因: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角度去思考。中国近代:由材料二中的“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其次为民权”、“其三为民族”等信息可以得出。原因: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西方文明侵入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角度思考。中国现代:根据材料三中的“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材料四中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信息可以得出。原因: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后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多元等角度回答即可。
(2)特点:需要结合所学过的每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及相关实践与其结果,分别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实践效果三个方面来思考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儒家士人提出并推动,通过道德建设圆梦,具有空想性。中国近代: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并推动,通过民主革命圆梦,由中共接力,部分梦想成真,具有曲折性。中国现代: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全体中华民族通过改革开放圆梦,终将梦想成真,具有科学性。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荣氏家族,是20世纪初崛起于无锡的中国最著名的现代工商业家族。奠定荣氏商业世家基础的便是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他俩早年随父经营钱庄业,后贩面粉北销,获得厚利,遂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后又开设纱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材料二? 1937年,年仅弱冠的荣毅仁开始辅佐父亲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逐渐成为荣氏二十多个家庭企业的代表。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民国初年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列举这一时期其它江苏籍的爱国实业家,介绍其在实业领域的重大贡献。
(3)根据材料二,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是怎样改造的?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什么政策?为什么称荣毅仁为“红色资本家”?
参考答案:(1)特点:以轻工业为主。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一战时期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的反帝斗争;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2)张謇:创办了18个企业,参加9个公司的投资,要求重点发展纺织和钢铁业,主张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3)改造过程:实行以加工订货为主的初级、中级国家资本主义,1954年发展为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政策: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原因:因为他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利用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利用材料回答“红色资本家”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两制”是指?
A.两种军事制度
B.两种经济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