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6 09:32:04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编纂完成 B.“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C.《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D.公民与非公民的差别消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因此选A。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体系的演变过程,它经历了千余年历史的沉淀和磨砺,最终发展成为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而且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的法律。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符合材料所述现象的是 A.材料反映西周政治是皇权政治 B.此制度让西周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C.材料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 D.嫡庶之别是此制度的核心内容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皇权制度始于秦朝,因此排除A项;由于实行分封制,地方诸侯有较强的独立性,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 材料反应的内容是分封制,而嫡庶之别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排除D。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封邦建国,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C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表为清朝军机处一天办事程序。据此不能得出
发折
|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
| 见面
| 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 述旨
| 将皇帝旨意拟成圣谕旨交皇帝御览
| 过朱
|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 交法
|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 开面
|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 A.军机大臣奉旨笔录与传达 B.办事程序较为严密 C.军机大臣负责日常政务 D.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军机大臣只能是负责“协助君主处理日常政务”而不是军机大臣负责日常政务,所以,本题中的“C.军机大臣负责日常政务”就是对清朝军机处的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的表述,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军机处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 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下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9分)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9分)
参考答案:(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8分) (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9分) (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9分)
本题解析:回答第⑴题,要在比较周秦政治制度时抓住各自最重要的特点:西周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朝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第⑵题关键是要理解顾炎武的话,根据所学知识疏通句意,排除文言文障碍。顾炎武这段话的主旨是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足,并提出了“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在评价顾炎武这一主张时要有辩证思维。第⑶题回答“新的变化”时要注意“直至近百年来”这一时间限定,要在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考查的政治制度内容从周秦——明清——近现代,时间跨度很大,阐释了中国政治制度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这样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针对如图社会现实,中国有识之士提出的最早的应对主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科学” D.“伸民权,设议院,行立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针对经学难敌洋枪样炮的社会现实,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科技以抵制列强侵略。故选B。 考点: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出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