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www.91exAm.org;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愚牙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
材料三

请回答:
(1)孔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的主张是什么?(2分)战国时期孟子如何发展了儒家思想(2分)
(2)西汉时期董仲舒如何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2分)
(3)简要说明材料三中两位人物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或措施)及其主要目的。(6分)
2、选择题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人与自身和谐思想的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C天人边际,合而为一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选择题 “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梁启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互相轻。”可见桐城派在文学创作上
A.提倡经世致用
B.主张“知行合一”
C.颠覆了理学传统
D.宣扬人伦即天理
4、选择题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此言论属于
A.儒家实行仁政的思想
B.墨家主张节约的思想
C.法家实行法治的思想
D.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