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794年法国热月政变后,在一次会议上有人说:“应该由优秀人物来统治。优秀人物是最有教养和最关心维护法律的人┅┅他们拥有财产、热爱其财产所在的国家和保护其财产的法律,以及维护其财产的安定环境;他们明智而有判断力,可以讨论决定国家命运的法律的利弊。┅┅”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此主张符合了当时法国历史发展的需要,法国局势得到了根本好转
B.主张实行法治、稳定局势、立法明智
C.革命高潮已过去,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结束恐怖统治恢复正常秩序
D.排斥人民群众,破坏了平等原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蒙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若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
——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岳麓版
材料二?(美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世袭)之规,公器(国家大事)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徐继畬《瀛环志略》
材料三?少年华盛顿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他十分刻苦勤奋。16岁,哥哥为他谋得一个西部测绘土地的工作,艰苦的环境塑造了华盛顿坚强的意志和忍耐力。很小的时候,华盛顿就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容易激动的性格来适应环境。在小学,他曾经抄写了100多条“怎样成为一名绅士”的准则。1753年,21岁的华盛顿被推荐参军,在服役期间获得了军事经验和威望。5 年后,他退出军界回到种植园,成为维农山庄的主人。
——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岳麓版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阴谋”指什么?华盛顿是如何解决美国立国之初面临的新问题的?
(2)美国的政治制度对近代中国有很大影响。材料二赞扬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联系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政体、宪法两方面受美国影响的具体表现。
(3)华盛顿在艰苦的环境中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结合上述材料,你从他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
(1)华盛顿的部下推荐他为国王建立君主制;华盛顿主持制宪会议,通过《1787年宪法》,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共和国;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美国没有王侯贵族,没有世袭制度,国家大事由公众讨论确立以三权分立为原则的民主
共和政体,制定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学习刻苦勤奋;绅士风度;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忍耐力;为了国家的独立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物为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杰出领导人物华盛顿。涉及内容主要是华盛顿领导北美独立战争,主持通过1787年宪法,对美国政治体制的确立起到的作用。从过程中体会华盛顿本人的精神、意志。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恩格斯曾指出,《拿破仑法典》不愧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拿破仑法典是依据罗马法制定的
B.拿破仑法典维护、巩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C.拿破仑法典维护、巩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经济秩序
D.拿破仑法典依据罗马法精神调解资本家、工人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D不对,罗马法是古罗马奴隶社会时期的法律,与题干无关;B不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C 符合题意,拿破仑法典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且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线,而法国却只有一条东部的国界,俄国只有在西部的边界上有遭到进攻的可能。”“我们所需要的是法国让我们安宁,要防止法国—假如它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的话—找到盟友。只要法国还没有盟友,法国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危险。”“除了法国以外,各国都需要德国,德国应尽力利用它们的彼此关系,不让它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
——摘自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二:1888年即位的新皇帝威廉二世与首相不和,迫使俾斯麦于1890年辞职。他曾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摘自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材料三: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保护标志之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
——摘自《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威廉二世的外交大臣比洛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
——摘自《世界近代史教学资料选辑》
回答:(1)据材料一,俾斯麦对外政策的主要着眼地域在哪里?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什么?
(2)据材料三、四,德国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四,如何理解材料二的内容?
参考答案:
(1)着眼地域在欧洲大陆。核心是防止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法国复仇,尤其是防止法国与别国结盟来反对德国。
(2)德国对外政策已不再满足于在欧洲大陆争雄,而要在世界上争霸。因为19世纪末德国已超过英、法,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德国要参加重新瓜分世界领土。
(3)威廉二世将俾斯麦“打翻在地”,主要是因为他们政见不合。
本题解析:
本题第一问考查学生世界地理的知识掌握情况和理解材料能力;第二问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材料能力;第三问考查学生结合材料中有效信息进行提炼并有比较和综合思考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 一位意大利人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出:
①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客观进步性 ②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侵略性
③拿破仑对外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拿破仑对外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