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国家政治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分析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大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观察下面三幅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3)说说每一幅图反映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2)明朝: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行政机构(或皇帝的顾问机构);对皇帝负责。英国:是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
(3)图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图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图三:人民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 ]
A.1921年《临时约法》
B.1949年《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下列图示能体现“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联邦制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B.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D.我国实行区域自治政策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