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它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 ]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C.第三世界的合作
D.求同存异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同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
A.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②朝核六方会谈?③上海合作组织 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②③并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课本中列举了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这些成就反映了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外交的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如2003年10月7—8日,第九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的巴厘岛举行。中国与东盟关系有了新发展,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达成了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协议,这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加入这些组织,体现了中国的外交成就,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类型的国家关系,体现了新时期多边外交这一显著特点。
本题解析:本题要求联系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心国际形势的变化,主动了解国际社会,用世界的眼光来观察中国外交,并进而考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开放的观念。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亚非会议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它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
C.亚非各国间不存在矛盾和分歧
D.亚非各国有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本原因应该从亚非国家有团结反帝、反殖、反霸的需要方面来考虑。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不是会议成功的根本原因,只是起到了缓和与会国之间矛盾,促进会议成功的作用。故选D。
考点:万隆会议
点评:1955年4月18日--24日,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这是亚非地区举行的没有殖民主义者参加的第一次历史盛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大会发言,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普遍接受,为会议成功奠定了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