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关于“二战”后世界形势,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带“风”字的成语概括其历史特征,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最恰当
A.风雨如晦
B.风云变幻
C.风雨交加
D.风花雪月
2、判断题 下图展示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 这一事件的解决反映了

[? ]
A.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B.两国核力量对比的改变
C.国际关系形势由大国所主导
D.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沃尔特·拉弗贝《美苏冷战史话1945——1975》
材料三 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200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98828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31.54%。另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2008年年鉴显示,美国2007年军费开支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468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5%。
材料四 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
——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实施这一行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军事方面他还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威力”受到哪些国际力量的限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材料反映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二战后,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国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美国若拥有足够的武力并准备使用它,那就用不着真正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迫使它退却。他声称必须用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存在的大片软弱地区的方法,来遏制苏联。这一观点的依据不包括
[? ]
A.美国要推广其价值观
B.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确立
C.苏联能够与美国抗衡
D.西欧传统强国普遍衰落
5、判断题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的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局面的最终形成。
[?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