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探求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高考中经常出现。佛教产生于印度,西汉末逐渐传入中国,西域地区成为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在佛学东传的过程中,于中国传统的儒学发生碰撞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力,西方来的学问往往为了传播只能与中国文化妥协而中国化,古代的佛学,近代的西学及马克思主义。A项表述错误,从新疆到内地不是越来越冷。B项“最为”表述不妥,且南北朝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C项与经济无关,只是雕刻艺术的变化。故而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B是在北宋时期出现;C是在宋代广泛应用于航海;D是在唐末用于军事;A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科技
点评: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就内容言,主要包含依托农耕经济的天文历法、数学、农学,服务于人民生活的古代医学,促进人类文明进程的四大发明等。就形式言,既有灿若群星的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又有浩如烟海的科学巨著,更有闪耀光芒的无数发明创造。有人说: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特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的发展,不但体现了实践的创造性意义,而且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假如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有( )
① 根据《九章算术》来计算田亩面积 ② 运用算筹计算谷仓容积
③ 阅读《伤寒杂病论》 ④ 使用《授时历》来安排农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④《授时历》是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成就,并非魏晋南北朝的成就,排除④《授时历》,只有C项是魏晋南北朝的文明成果,因此只能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科技成就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本书最有可能是( )
A.《齐民要术》
B.《授时历》
C.《农书》
D.《农政全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航路开辟于1500年前后,原产美洲的物种如烟草玉米传播到世界各地。《齐民要术》是北魏(约公元5世纪)时期贾思勰的著作,《授时历》 为元代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实施的历法名;中国元代综合性农书。《农政全书》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大型农业科学巨著。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和中国古代文化成就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对重要文献时间作者主要内容地位等知识有准确识记。同时要结合新航路开辟时间来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果开设中国古代文艺展,下列文艺形式中最能体现文人审美价值、独特个性的是( )
A.隋唐的草书
B.宋代的风俗画
C.元代的杂剧
D.明清的小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文艺发展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已经发展为自觉艺术,是文人意境的反映;而宋代风俗画、元杂剧和明清小说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崛起,大众的需求。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