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问答题(24分)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完善和加强,反映出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轨迹。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请回答: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和本质是什么?(2分)
(2)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怎样?(4分)
(3)你如何评价这一制度的进步作用和消极影响?(8分)
(4)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方面各有何突出特点?(4分)
(5)概括指出上述特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4分)
(6)上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2、判断题 西汉初年,政治实行“无为而治”,下列有关西汉的史实不属于此范畴的是
A.汉景帝减免赋税从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
B.汉文帝先后废除了连坐法,废除肉刑(即脸上刺字,割鼻),改肉刑为苦役或打板
C.南越国的尉佗称帝,汉文帝对北方其家族的人,没有制裁反而进行了一定的照顾
D.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3、判断题 (12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属于哪家思想家?(1分)他的最核心的观点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2分)给儒学思想带来了什么影响?(1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态度是什么?(1分)这与材料一、二有何本质区别?(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2分)
4、判断题 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西学东渐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5、判断题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首1976年4月贴在天安门广场的诗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
A.誓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
B.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举动
C.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决心
D.彻底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志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