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作为“金砖四国”之一,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国
[? ]
A、应利用共同优势条件,着重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
B、要优化利用国际资本,发展资本密集型经济
C、应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D、要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大力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深圳就是这场革命的象征,仅仅用了20多年他就由中世纪跨越到了21世纪,……过去的小广场建立起了加利福尼亚风格的商业中心和大学校园,在中国象深圳这样的城市不是很多,但增长很快,“工业革命”正逐渐向全国扩展,其扩张速度远远超过了l8世纪的英国和l9世纪的美国。材料中的“工业革命”
A.开始于洋务运动
B.以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
C.打破了新中国初期外交孤立状态
D.使中国国家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以炮舰外交叩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依条约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商埠(广州、厦门、上海、福州、宁波),这些对外通商商埠之开放即为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历史之开端。随着对外战争失败与不平等条约缔订,中国被迫开放更多沿海港口与内陆城市作为条约口岸,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与其他中国城市有两个不同处……
——摘编自周子峰《20世纪中西学界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研究述评》
材料二 1943年1月11日,中国和英国、中国和美国分别在重庆、华盛顿签订《中英新约》和《中美新约》。《中美新约》废除《辛丑条约》,美国“放弃在中国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之条约”,交还在中国的租界,放弃在中国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等。新约宣布废除英国和美国在中国的治外法权。但关于香港问题,英国坚持在战后方得考虑。
材料三
中美贸易状况表
时间
| 美对华出口 (百万美元)
| 中国对美出口 (百万美元)
|
1972年
| 60
| 32
|
1975年
| 304
| 156
|
1980年
| 3 755
| 1 059
|
1985年
| 3 855
| 3 840
|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国人在华享有特权的角度简析“通商口岸与其他中国城市有两个不同处”的具体表现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贸易状况并简析其原因。根据上述材料,概述你对条约体系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通商口岸是在华外国人的主要集中地,其原因是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规定英国可在通商口岸享有居留权(答“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及中法《黄埔条约》更准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医院等设施”也可);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享受与华人截然不同的待遇,其原因是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规定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从而给了外国人在中国免受中国司法制度审判之特权。
(2)成就:中国收回了“治外法权”。背景:中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3)状况:中美贸易逐年增长,20世纪80年代中国增速更快;中美贸易额差距缩小。原因:中美关系逐步正常化;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回升,之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认识:不平等条约损害了中国主权,但客观上促使中国走向世界;平等条约有利于中国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的对外关系,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以及描述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限制语“从外国人在华享有特权的角度”“通商口岸”等,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即可。第(2)问,“主要成就”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即可;“背景”抓住“1943年1月”从国内、国际形势的角度作答。第(3)问,“状况”概括表中信息即可;“原因”抓住“1972年”“1975年”“1980年”,从中美关系、中国国内政策变化的角度概括即可;“认识”从不平等条约的两面性、平等条约的积极作用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城市共同拥有的历史光环是
[? ]
A.沿海开放城市
B.经济特区城市
C.旅游度假城市
D.历史悠久城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85年9月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面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地里插秧;另一面是忙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和照相机等。标题是:美国人正在“担心”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这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
A.中国不再是农业大国
B.中国人不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C.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D.高档消费使人们滋长资产阶级享乐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1985年9月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一面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和照相机等...”可知美国认为改革开放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