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明清时期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导致市场狭窄
B.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造成手工业发展缓慢
D.影响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剧中格格那文和鲜儿从王府出逃,路上正遇到军队抓住行人强行剪辫子。这一现象的普遍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辛亥革命时期禁止蓄辫、缠足,故选D项。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点评:辛亥革命前,仁人志士、青年学生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看图,在中国,它的第一位制造者是

A.冯如
B.詹天佑
C.莱特兄弟
D.陈纳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业的开始。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1901~190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原因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的重点落在对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掌握上。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以失败告终,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有限,A、B不符合题意。D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甲午战后,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表是《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纺织品进口情况表》:
A.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强
B.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机器工业产品物美价廉
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近代随着列强的侵略的加深,自然经济逐步的解体,但是这只是在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在广大的内地自然经济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因此B错误,故选B。从材料的数据可以看出,列强经济侵略不断的加强,工业品大量的进入到中国,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世界市场逐渐的形成。因此ACD均能看的出来。
考点: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经济
点评:工业革命后,西方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大为增加,中国逐渐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了列强的商品销售地和原料来源地。外国商品大量的进入中国就是能说明这一点。中国的原料供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推动了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