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古语有“民以食为天”之说,古人还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新中国成立后有人研究饮食文化时认为:“20世纪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50年代末由于错误发动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生产力,造成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20世纪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末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 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因此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
A.以优先发展轻工业为方针
B.以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先导
C.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D.以重工业建设为中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工业化,而此时期中国的工业 化以重工业为中心。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67年,有位作家说:“曾经有人说过,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却要说,做文人难,做作家尤难。”这位作家这样说的原因是
A.19世纪60年代创作素材极其缺乏
B.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
C.作家搞创作比较辛苦,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D.改革开放以后,“双百”方针没有得到及时恢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67年,这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解答此题要联系文革这种特殊的环境,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所以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把题干所述事件放到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考虑,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
A.独尊儒法,大一统
B.阴阳五行,加强法治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崇尚清谈,无为而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西汉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故选C。
点评: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宣扬“君权神授”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这说明他认同观点是
A.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款夷”
D.倡科学,“打倒孔家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