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4分)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实力。现代社会看重软实力的竞争。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三:公民社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力量。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当今美国的软实力主要依靠的是公民社会而不是政府,中国则倾向于依靠政府政策和公共外交手段来影响中国软实力。
——约瑟夫?奈著《权力的未来》
(1)试以唐宋的史实为例,从文化价值、社会制度等角度概括古代中国软实力的表现。(6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史实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6分)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政府主导下为提升国家软实力所作的努力有哪些?(6分)
(4)有人认为,美国开国元勋奠定了美国发展软实力的基础,请从价值观念和体制构建两个方面说明这一观点。(6分)
参考答案:
(1)表现:(6分)①文化价值: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理学;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中华文化圈形成;四大发明的传播推动着世界文明的发展。(4分,每点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②社会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完善中央集权制。(2分,每点1分)
(2)物质方面:兴起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层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评分说明:每一方面,史实1分,论述1分,本小题不得超过6分)
(3)努力:①政治方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实行依法治国方略。②文化教育:实行“双百”方针;推动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创办孔子学院,积极传播中国文化。③外交方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加入WTO组织等。
(评分说明:至少从三个方面来回答,每个方面得分不超过2分。每个方面具体史实每点1分,答对两点即得2分,如能综合叙述则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软实力如果答了经济发展或军事方面,不给分。)
(4)价值观念: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3分,每点1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以上得3分。)
体制构建:三权分立、共和制、总统制。((3分,每点1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以上得3分。如果答三权分立的具体内容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本题解析:(1)在唐、宋时期的史实范围内,概括其“文化价值”,可突出理学的产生、中华文化圈、四大发明的世界贡献等;概括其“社会制度”,要举出两项重要政治制度,也要高度浓缩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完善。
(2)中国近代以来即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而重建文化信心,即:物质方面要突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方面要强调学习西方传来的先进政治制度;精神方面要点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及重大政治运动的思想意义。
(3)“中国则倾向于依靠政府政策和公共外交手段来影响中国软实力”,按题目要求应排除经济、军事等方面;“政府政策”主要应该指出民主法制的建立和完善、国内文化教育政策及国际上的文化传播等;“公共外交”应该点明中国为了创造和平安宁国际环境而提出的重大外交原则及主动融入世界的重大努力。
(4)按题目要求,“美国开国元勋(即华盛顿、杰斐逊等)奠定了美国发展软实力的基础”,在“价值观念”上主要是启蒙思想的影响,在“体制构建”上要突出1787年宪法确立的美国国体与政治架构模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 (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是推动中美关系趋于解冻的因素之一
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呈现增长趋势,ACD都表述正确,B表述错误,因直至今天,世界格局日益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尚未最终形成。
点评: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概况: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
3.意义:
(1)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3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4周年。它的发表被看作是海峡两岸由敌对走向对话的重要一步。下列表述与其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B.正式宣告海峡两岸三通的彻底实现
C.主张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合作
D.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以完成统一大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告台湾同胞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台湾发表的公开信,被视为是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最早政策文件,以1979年1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的最为著名,其内容主要为商讨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并提出两岸三通、扩大两岸的交流。由此,BCD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其基础仍很薄弱,表现在
①未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②经济力量远小于封建传统经济
③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暂时的?④未形成新的政治力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教材有关知识判断选项可知:④错误,因随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阶级队伍得到发展壮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稷下学宫创立于齐桓公时,至战国末结束,前后达数百年,因建于临淄城南的稷门而得名。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
A.齐鲁大地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
B.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发展的重要表现
C.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稷下学宫的出现,根据所学这是百家思想形成发展的体现,所以正确 的是B项,C儒学称为正统是在汉武帝时期DA不是材料的正确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