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现代化的途径有两种主要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的积累,自发转变;另一种则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以下属于转导型现代化的国家是:
[? ]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书?画策》云:“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 “强国知十三数:竟(境)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稿之数。”……商鞅赋予了户籍特殊的意义,他主张上有通名,下有田宅,“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罪。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
——摘自陈小葵《论古代户籍制度与中国古代王权政治》
材料二:新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1958年以前,那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们可以自由迁徙。这在1954年的《宪法》有关条文中有明确规定。……1958—1978年的二十年间。由于1958年前的迁徙自由,农民由于各种原因竞相涌向城市,导致城市面临各方面的严重压力。1958年1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从法律上对农村户口迁往城镇进行限制。1978年以后逐步开放户籍管理,家庭承包经营的形式,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也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向外流动,在流动中“自我解放”,终于一次次给户籍制度撕开了口子。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民进入城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开始允许那些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集镇落户。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走向深入。
——摘自汤玉权《论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作用。(9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影响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因素。(6分)
参考答案:
(1)作用:通过清查登记人口并实行管制,了解国力;维护社会秩序;劝课农桑;保证 兵役、徭役和赋税来源。(9分)
(2)因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土地制度或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6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准确分析归纳材料信息及知识点饿运用能力, 材料一中的第一、二句强调了对人口的管制,便于了解国力;材料中还提到了“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即实行什伍连坐制度,维护社会秩序;“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即劝课农桑,保证 兵役、徭役和赋税来源。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对新中国的户籍制度的准确分析与认识,材料中主要从城镇与乡村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以及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促使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融合的需要
B.汉族地主的建议
C.巩固统治的需要
D.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北魏均田制从本质上讲是受汉族先进农耕文明的影响,是对汉农耕文明的吸收和创新。故选D。ABC项均错误,都没有从经济基础的角度进行分析。历史学科分析问题探讨根本原因往往从经济上分析。
点评:均田制是北方鲜卑族等少数民族农耕化的一个重要的措施。这是吸取了汉族的生产方式,标志着鲜卑政权已经放弃了游牧的生活。通过实行均田制,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随着土地兼并的盛行,均田制走向瓦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 )
A.改革涉及土地制度
B.改革涉及赋税制度
C.改革涉及军事制度
D.改革触及上层建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纵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建立了许多功勋,因此被马克思称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历史学家也普遍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
材料二?“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三?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埃及民间流行语?
(1)为什么说穆罕默德·阿里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
?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穆罕默德·阿里在治国方面有什么有益思想值得今天借鉴?他的思想有什么局限??
??
(3)你如何来认识材料三中的这句话?
?
参考答案:(1)穆罕默德·阿里在土地改革中扫清了阻碍埃及社会发展的马木路克、宗教长老集团和落后的包税制;在工业上大力建立军事工业,发展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动埃及的工业化;在文化方面建立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出国,推动了埃及教育近代化;在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有利于埃及军事的近代化。
(2)主动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是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军队,而军队现代化在于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局限性:没有认识到实现国家强大和独立的根本在于革除落后的封建制度。
(3)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他用极端的手段消灭了中世纪最反动的、在埃及肆虐数百年的马木路克势力,结束了埃及长期处于动乱、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由于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起第一批近代机器工业,发展了棉花等商品经济,培养和造就了第一批新型知识分子,因而长期停滞发展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口有所增加,这些都为埃及的经济独。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