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
A.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贯彻了民族团结平等的原则
C.始终奉行和平共处的原则
D.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国两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大计,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选D。A项错误,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项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C项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明显不符合题意。
点评:一国两制是80年代提出来的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最想是考虑用在台湾问题上,随着97的临近,率先用在了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上。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南京在历史上其称谓变化频繁。下列诗文中含有“南京”别称的是()
①《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
②《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
③《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④《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诗文中的“金陵”、“江宁”、“白下”都是古人对南京的称呼。还有如“建康”、“天京”也是对南京的称呼。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 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其主要依据是(? )
A.历史学家的分析和思考
B.当时的客观事物
C.各种历史教科书
D.各种历史文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可见,人们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是各种历史文物。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中国衣食住行受西方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西风东渐”的趋势。下图不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官服”是中国官员传统服饰,没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中山装则是孙中山结合中国传统服饰与外来西方服饰的特点而创制的,报纸、电报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现象。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3000弟子为全世界诵读了部分《论语》经典名句。孔子拥有3000弟子在当时的主要意义是(?)
A.适应争霸需要
B.打破官府垄断教育,扩大教育面
C.便于施展政治包袱
D.提高思想方面的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