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就经济全球化酝酿的漫长过程来看,“电气时代”所产生的作用是:
A?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度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B?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C?电话、无线电报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D?帝国主义把世界瓜分殆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目要求的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电气时代”,只有B是从世界之间联系加强的角度予以分析的A指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C是指通讯的发展D指帝国主义的入侵,都不是双方面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沃土中,以下不是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的是
A.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B.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D.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A项“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意思是:依靠武力假借仁义的,可以称霸,称霸必有大国为基础;依靠道德施行仁义的,可以称王,称王不必有大国做基础;B项“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意思是: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C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的是: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D项“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是说秦始皇施用严刑酷法,臣民不敢进谏。A、B、C项都体现了“仁义”、“和谐”的思想。故选D。
点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它的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国际上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列为五教之目,并解释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已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钧声名取利禄而已。”以下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重视学生的伦理道德的培养
B.针对学生提出了为人处世的标准
C.要求学员做学问与做人并重
D.反映南宋政府对封建道德的重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54年7月发表的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建议东西方科学家召开一个世界性会议的宣言是 (?)
A.《联合国国家宣言》
B.《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D.《国际和平年宣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由我国政府首先提出;②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时提出;
③解决了与苏联等国的建交问题;④成为解决国语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53 年,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以①正确, ②③错误。④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点评: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以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作为外交的标准,使得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