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主要是为了表彰他
[? ]
A.深刻提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修正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
C.证明了空间、时间和质量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D.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突出成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38年,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写了一封《给后代的信》:“我们的时代出现了不少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创造本来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我们早已利用机器横渡海洋,也用了有可能使人类最终摆脱所有体力苦力的机械力量。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在世界各个角落毫不费力互通讯息。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还完全是无组织的。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生怕事业遭受悲惨的贫困,并且不同国家的人还不时互相残杀,这种悲惨景象使所有想到将来的人都感到恐怖和难受。”
材料二?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感情上并不是中立的,但作为人类,我们必须记住 www.91exAm.org,决不可用战争去解决这些争端……如果我们这样做出抉择,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幸福、知识和智慧的不断增进。难道我们由于忘不了我们的争吵,竟然要舍此而要选择死亡吗,作为人,我们要向人类呼吁:牢记住你们的人性,忘掉其他。
——《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
回答:
(1)根据两则材料,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5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给后代的信》以及《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10分)
参考答案:(1)科技发展本应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但是当时的生产的无组织和国家间的相互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恐惧。追求和平,反对战争。(2)前者的背景: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法西斯上台,世界局势紧张,逐步走向战争,世界大战临近。(5分)后者的背景: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和局部战争,核战争威胁。
本题解析:(1)综合两则材料可以直接概括出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即:科技发展本应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不能将科技成果应用于残酷的战争厮杀;追求和平,反对战争。(2)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938年和1955年” ,联系材料含义和所学内容可以直接总结出上述材料出现的时代背景,即前者的背景: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法西斯上台,世界局势紧张,逐步走向战争,世界大战临近;后者的背景: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和局部战争,核战争威胁。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詹天佑(1861.1919年)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4年,清政府决定兴建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修路的消息传出,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也不相让。由于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英俄的企图没能得逞,詹天佑受命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
材料二:京张铁路全长200多公里,山高路险,施工难度极为罕见。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
,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他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这样一来,几个工作面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
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材料三:清廷邮传部在验收京张铁路后称:“此路一成,非徒增长吾华工程师莫大之名誉,而后此之从事工程者,亦得以益坚其自信力,而勇于图成。”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回答,京张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帝国主义的垂涎?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人的如此关注?(2分)
(2)材料二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詹天佑克服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的困难的?请概括之。成就詹天佑杰出的个人因素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京张铁路的全线通车给后人以怎样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共10分)
(1)京张铁路有着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价值。(1分)因为铁路修筑权事关国家主权;这条铁路的修建大涨了国人的志气。(1分,两点任选其一)
(2)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3分)爱国主义精神;科学态度和创造才能相结合;不畏艰难,深入实践。(3分)
(3)敢于接受艰巨的任务,勇于担当历史重任。(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指出,对基础物理学来说,20世纪是最伟大的世纪,它见证了物理学三个概念性的革命,而20世纪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个人创建了其中的两个理论,并对第三个理论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此物理学家是
[? ]
A.牛顿
B.普朗克
C.德布罗意
D.爱因斯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不属于李四光为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
A.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国家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
B.利用爱因斯坦的理论为中国研制成功原子弹
C.相继找到大庆油田等大油田,震惊世界,使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D.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有效地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