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6 10:25:42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材料的核心反映是( ) A.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B.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C.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D.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商人没有农民的辛苦却能得到农民种很多土地才能得到的收入,言语中透露出对商人的不满,主张重农抑商,故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解体”指的是() A.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出现手工工厂的行业增加,工场的规模变大 C.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4分)世界历史主要探讨和阐述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这个纵向序列并非一个机械的程式,不是所有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都一无例外地按着这个序列向前发展。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世界历史直到这时才真正开始了它的存在。 ——据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体现生产力发展的史实,简述其对生产方式的影响。(4分) (2)列举15、16世纪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互闭塞”状态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它们怎样促成了“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形成?(8分) (3)分别指出二战后促进世界历史“纵向发展”和制约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因素。(4分) (4)简述清代“闭关锁国”局面是如何被打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以怎样的外交方式融入世界的?(8分)
参考答案:(1)史实:铁犁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影响:集体劳作发展为个体农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2)新航路开辟,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4分,史实2分,说明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4分,史实2分,说明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冷战或两大阵营对峙。(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4)近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国门。(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外交: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入WTO。(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的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体现生产力发展主要表现在:铁犁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即集体劳作发展为个体农耕, 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互闭塞”状态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指新航路开辟,结合所学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直接回答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促进世界历史“纵向发展”的影响主要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而冷战或两大阵营对峙则成为阻碍或制约了世界历史 “横向发展”的因素。 (4)中国近代“闭关锁国”局面是由于西方的直接武装侵略而被打破,尤其是鸦片战争是打开中国大门的直接事件; 改革开放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大环境的发展之中, 其具体表现是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入 WTO。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的成就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