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厥土不宜桑,桑事殊艰辛。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诗中描述的现象最早可能发生于
A.唐朝
B.宋朝
C www.91eXam.org.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历次革命与改革的共同主题是
A.反对封建主义
B.反对外国列强
C.救亡图存
D.发展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民主革命时期外国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危机。这时期革命与改革首先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条约中,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三项内容都有的是
①《南京条约》②《辛丑条约》?③《马关条约》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关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内容是能力考查的重要命题切入点,应引起注意。《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三项内容都有。而《辛丑条约》中没有割地。 故选C。
考点:近代列强侵华签订的条约的内容
点评:《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列强同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并赔款2100万银元,五处通商;《辛丑条约》是在20世纪初签订的条约,有大量的赔款的内容,无割地通商内容;?③《马关条约》割地通商和开放通商口岸均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上述言论
A.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B.指出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
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可以看出作者把均田制的破产原因归结为人口的增加,联系史实可知,均田制之所以被破坏原因在于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故作者未能正确的分析均田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均田制
点评:均田制的瓦解,唐中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空前盛行,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转化为私有土地,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稀少,政府已无地授田。同时,唐政府对原来授田的农民横征暴敛,农民不堪忍受,或纷纷逃亡,或出卖土地而投靠贵族官僚地主为佃客。“丁口滋众,盲无宋田”,德宗建中元年(780),两税法颁布,均田制最后瓦解。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
B.紧张的军事形势
C.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
D.其代表的小农经济的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原因在于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从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故选D。
考点:太平天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点评:《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中提出的“平均”“等贵贱 均贫富”“均田免粮”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将过去农民起义的口号做了具体的规划,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因此,它对贫苦农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但是,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