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北宋苏轼指责王安石推行的某项举措使得“坊郭等第之民,与乡户均役;品官形势之家,与齐民并事”。这一变法法令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
——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偏远落后,不被中原各国看重(政治、外交地位卑微)。
(2)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军功地主势力上升。
(3)奖励军功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养成了秦军好勇斗狠的特性。实行暴政,二世而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日本明治维新中,实施削弱割据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A.文明开化
B.殖产兴业
C.土地私有
D.废藩置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题关键是弄清备选项中四项措施的内涵,只有废藩置县削弱了封建割据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三分别涉及到政治上的什么改革措施?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原因:商鞍变法: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土地兼并严重。
(2)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推行县制。孝文帝改革:实行三长制。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顺应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者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制度的不断创新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下列中外改革中,可能导致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①商鞅变法? ②戊戌变法? ③彼得一世改革 ④明治维新(?)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